发布时间:2024-11-14 15:50:37 来源: sp2024111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浙江省20年坚持不懈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不仅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千万工程”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构筑了宽广平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保障生态产品充分有效供应。生态产品作为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会带来资源过度利用,导致资源掠夺式利用和生态系统退化。因此,由政府进行统筹协调和用途管制是十分必要的。浙江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优先划定不建设空间,切实保障生态空间;坚持因地制宜,区分“集聚建设、整治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5种类型,分类推进村庄更新改造提升……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有效维护了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夯实了生态产品生产的物质基础。
激发生态产品价值创造。在保护生态空间的基础上提升生态空间品质、创造更好的生态产品,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前提,也是公共治理的核心任务。“千万工程”选择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入手,逐步升级到全面开展环境治理和立体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来。在此过程中,土地整治也经历了从农田整理、村庄整治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再到山水林田湖草全域全要素治理的迭代升级过程,成为“千万工程”的重要引擎和主要抓手。通过全方位“山水重整”和功能重塑,有效保障了生产空间、优化了生活空间,也显著改善了生态空间,生态系统的质量、功能和稳定性明显增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千万工程”以机制创新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为乡村生态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开辟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在“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为促进集约用地、保护耕地,浙江在全省推动“存量用地”换“增量用地”,将新增耕地与粮食产能挂钩、生态修复与生态价值挂钩、低效整治与亩均效益挂钩等方法,同时,为资本下乡建立了管道、搭建了平台,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成功打开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千万工程”把乡村建设过程变成开发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过程,既是发展理念深刻转变的过程,也是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同时,资金需求很大,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吸引多元主体共同投资和参与。为破解“千万工程”实施面临的资金难题,浙江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推出“坡地村镇”“两分两换”等改革举措。以“坡地村镇”为例,这一举措既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及其自然景观价值,又有效延长了生态产品价值链,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入乡村绿色低碳产业,开辟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又一条重要通道。以经营土地的理念和办法盘活全域自然资源资产,将极大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价值增值,“千万工程”的成功实践就是有力证明。
(责编:孟哲、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