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育才树人涵养更肥沃土壤

发布时间:2024-11-15 02:52:02 来源: sp20241115

在“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天津师范大学专场双选会上,学生现场求职。新华社发

上海海洋大学师生在蟹塘检查“白玉蟹”蜕壳情况。新华社发

【资政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比上年增加108.11万人,增长2.32%。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比上年增加61所。全国共有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07.49万人,比上年增加9.71万人,增长4.91%。

在多年努力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但我国在建设教育强国上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如何发现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何为高校青年教师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如何将学校教授的内容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近日,全国政协召开“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双周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交流探讨,为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重贯通: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前置

高中选过的课,到了大学还能拿学分?

2023年11月,南京大学有13位2023级本科生通过考核,获得了1个选修课程学分。这是南京大学创新实施的“零年级计划”,高中阶段选修过南大与中学共建的大学先修课程,或是参加过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南大本科生,只要通过学校组织的学科考核,便可获得相应学分。

“让教授给高中生上课,并不是提前教育、将大学课程‘照搬’进高中,而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构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更强链接,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新的探索。”全国政协常委、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为更深入研究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谭铁牛多年来走访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以及国内众多知名中学,探究人才成长的规律。

谭铁牛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简单靠某一个阶段的培养而形成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连续的培养过程。特别是基础教育对于学生学习习惯、探索能力、创新意识等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也表示,应建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贯通机制。在他看来,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刷题,搞“题海战术”,找标准答案,到了大学又要求学生创新,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们需要在人才成长的全链条从重知识向重兴趣、重潜力、重素质转变,将创新意识实实在在地融入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思考辩论和体验领悟。可以通过小规模试点,吸收部分有特殊天分的学生,让一些单科突出、创造力强的苗子能够在高考之外脱颖而出。搭建大中小学一体化联盟,进一步探索更多样化、常态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前置项目,为中学生提供走进实验室、初步接触科研的机会,以及与不同国家、语言、文化背景的同龄人相处的机会。”施一公说。

破顽疾:护航青年教师职业成长

“不同学科、不同岗位有不同特点,应该对老师们分类评价。”“高校应该聚焦自身的特色与所长,集中资源,更好引进和培养重点学科人才。”……今年6月,一场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小型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十几位教师和教务工作者在会上踊跃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在复旦大学任教30余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丁光宏长期关注高校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这回,他又一次召开相关座谈会展开深入交流,倾听一线声音。

“大家认为,目前高校教师评价机制落后、资源渠道少等多重因素,限制了教师有序流动的强度与范围。例如,我们在招聘老师的时候,会有多方面的考核标准,但‘唯帽子’‘唯论文’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不利于教师的流动与发展。”丁光宏说。

教育评价发挥着“指挥棒”的重要作用,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

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尹逊波是教育评价改革的获益者。他曾3次获得哈工大金牌授课教师称号,多次获得各级各类教学大奖。凭借讲课讲得好,尹逊波提前两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谢晓亮曾在哈佛大学执教20年,6年前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2020年起担任昌平国家实验室主任。谢晓亮直言,我国学界对CNS(顶级科学期刊)的追捧导致部分学者急功近利,追求发CNS、戴帽子、拿诺奖,甚至有些高校对此变相给予物质奖励,这些对于年轻学者来说不是好的导向和生态。

“我们要让青年人才敢做大问题、研究真问题,甘坐冷板凳、奔星辰大海,而不是让他们在‘内耗’中走向平庸。建议引入小同行评审为主的更为科学合理的评级评奖制度,并向有自主原始创新能力的年轻人倾斜资源,鼓励他们勇挑大梁。”谢晓亮说。

巧融合:营造产教协同良好环境

8月10日,西安交通大学与国电南瑞集团、陕西省西咸新区签署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这是三方共同探索校地企一体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认为,此次签约迈出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坚实一步。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卢建军围绕“建立企业主导产教深度融合环境,切实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话题进行发言。

卢建军认为,深化产教融合,迫切需要创新供给端、企业需求端、政府服务端的协同发力。前不久,西安市召开发布会解读《西安市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这也为西安交通大学敞开怀抱和更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这为我们企业方吸纳科技成果再添一把火。”陕西秦洲核与辐射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磊表示,企业正积极依托《措施》,联合西安交大物理学院、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相关院系携手筹划创建新型研发机构,将聚焦核技术、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自2021年4月起,西安交通大学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目前学校已与39家世界500强、50家中国500强企业达成建立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的协议,建立起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联合攻关、共享成果工作机制。”卢建军介绍。

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卢建军观察到,目前,围绕工程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发展还存在“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不畅、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他建议,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解决好“校企融合什么、在哪融合、怎么深度融合”的问题,构建“企业出题、校企共同凝练课题、揭榜挂帅领题、师生共同答题、校企共同评价”的工程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光洁同样关注产教融合话题,她认为,产教融合在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原因在于缺乏统筹规划,学校和企业普遍未形成人才供需信息对接机制,学校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发展格局契合度不高,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对接不够紧密。

为此,她建议打造以产业园区和地方院校共同参与的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构建服务导向明确、优质资源共享、运行机制健全、合作成效显著的协同育人体系。面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等发展新趋势,蔡光洁建议院校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机制,并围绕新质产业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渗透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以产教融合帮助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才。

(本报记者 杨桐彤 殷泽昊)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