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23:25:42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社 北京5月28日电 (徐雪莹)5月19日至26日,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在北京和浙江金华等地开展,来自中非合作论坛成员中52个非方成员的青年代表们走入城市乡村。多位非洲青年代表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发展故事超出想象、使人鼓舞,为非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实验室,非洲青年们体验了一把城轨列车司机的日常。来到城轨车辆模拟驾驶操纵台前,推动方向手柄与牵引手轮,显示屏上的列车前窗景象随之缓缓推进。不远处是地铁运行控制中心调度实验室,学生可以演练轨道交通线路的日常运营调度,也能完成列车运行图、车辆发车优化等研究工作。
5月23日,在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实验室,非洲青年代表体验城轨车辆模拟驾驶。 徐雪莹 摄这些令坦桑尼亚青年贝琳达·泽菲琳·加莱巴惊奇不已。如今她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学习野生动物科学。她告诉记者,在他们的学校里,学生更多是通过书籍和图片来学习。像这样模拟现实场景的大型设备,实在令人赞叹。
“目前,约600名纳米比亚学生在中国学习,其中大多数在学习医学、工程等专业。”纳米比亚《太阳报》主编托伊沃·杰科·恩杰姆贝拉提到。
恩杰姆贝拉说,自己在南非开普敦攻读发展经济学硕士期间,教授们经常在课堂上讲解中国的案例。因此,他十分着迷于中国的发展故事,尤其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此次参访,他发现中国的发展面貌超出想象。“纳米比亚须向中国学习。”恩杰姆贝拉说。
来自突尼斯的吴萨玛·迪亚布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他还有一个中文名叫“吴俊”。2008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交换学习。从小观看李小龙主演的中国电影,他对中国的古老文化十分感兴趣,希望能实地看看深入了解。
5月23日,在浙江金华坡阳古街,突尼斯青年吴俊和金华道情艺人合影。 徐雪莹 摄几年后再次来到中国,吴俊从北京语言大学博士毕业,回国成为迦太基大学的一名教师,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
“我们培养了很多汉语学生,现在每年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不断增长,不少来了中国各地。他们回国之后,会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如今,我们的汉语老师也越来越多。”吴俊表示。
2019年,突尼斯首所孔子学院在迦太基大学正式揭牌。吴俊介绍说,学院会为前往中国留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在教学安排上,除了给中文专业学生设置的课程外,还有面向普通民众的汉语培训,想来中国做贸易或是对中国感兴趣的人们都可以参与。
“你好”“再见”……此次来到中国,塞舌尔青年安吉·伊莱恩·薇薇安·博尼法斯新学了几句中文词语。在她看来,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对科学技术的运用令人惊叹,“一切都基于科技,譬如人们用手机来支付费用。”
今年是她在塞舌尔商业研究学院就读的最后一年。回国完成学业后,她希望有机会在中国继续学习深造。
据悉,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由中国外交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本届主题为“汇聚青春力量 共建中非现代化”。(完)
【编辑:张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