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4:14:31 来源: sp20241115
钟艳宇
春天百花争艳,杨树、柳树、松树这些树木的花粉也开始随风传播,随之而来的是花粉等过敏原增多,导致过敏体质人群深受频繁打喷嚏、揉眼睛、浑身痒、呼吸不畅等过敏症状的困扰。在这个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不少人去尝试一些口口相传的“防敏妙招儿”。那么,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吗?有哪些认识误区需要厘清?我们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王旻来答疑解惑。
1.人们越来越容易过敏?
过敏,可以说是越来越常见了。数据显示,我国过敏性疾病的总体发病率达37.3%,其中常见病种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17.6%。另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统计,全球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10%-30%,保守估计已超过5亿人患病。总体来看,过敏患病率升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活方式改变、精神压力增加、感染性疾病减少(在过于清洁的环境中,人们接触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减少)、环境污染等。
想要应对过敏,先要搞清楚“过敏原”。过敏原是指引发过敏的因素,包括食物(如小麦、大豆、花生、鸡蛋等)、吸入物(如花粉、螨虫等)、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等)、昆虫毒素、药物(如磺胺、青霉素等)等。
在过敏反应类型中,最常见的是Ι型过敏反应,也称为速发型过敏反应或超敏反应,指机体接触过敏原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即可发生的反应。当身体免疫系统首次接触到过敏原时,会把它们认为是“敌人”,分泌并释放抗体(蛋白质),特别是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它是介导Ι型过敏反应的主要抗体,并会在人体内形成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过敏原时,人体就会释放出大量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捕获过敏原,并与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结合,引发这些细胞释放包括组胺、白细胞介素和其他细胞因子等一系列化学物质,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平滑肌收缩,进而引发红疹、皮肤瘙痒、流涕打喷嚏、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Ι型过敏反应在西方国家的发生率高达30%。国内也有研究显示,在内蒙古地区的6043名受试者中,有32.4%的个体存在过敏性鼻炎的症状。Ι型过敏反应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食物/药物过敏、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均密切相关。
2.过敏体质是天生的?
为什么有的人会过敏,有的人却没事?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过敏的发生与个体内因有关,即过敏体质,所以在同样的情况下,对于同样的过敏原,有的人由于对致敏因素适应能力较差而容易过敏,有的人则不会。
造成过敏体质的原因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 过敏体质可以遗传,当父母都是过敏体质时,孩子也是过敏体质的可能性很高。具有遗传因素的人群发生过敏性疾病时症状相对较重,治疗也较困难。
后天因素 如压力过大,生活、饮食没有规律,喝酒、抽烟,长期熬夜等,都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当遇到过敏原时便极易出现过敏相关症状。临床上,经常有父母不过敏孩子过敏的情形,原因就是如此。
专家提醒,不要过于担心过敏,更不要因过敏而焦虑,因为焦虑也是诱发过敏的一个重要原因。若有疑似过敏症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帮助下科学应对。
3.环境干净有助增强免疫力?
过敏患病率增高,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生活环境过于干净。
有人说,在国外农场和农场地区生活的孩子很少得病。早期的一些研究也发现,生活在农场里的孩子,接触动物机会多,细菌、寄生虫感染的几率高,反而出现过敏的几率较低。其实,这与他们从小生活在充满自然微生物和尘土等不太卫生的环境中,免疫系统得到“锻炼”,从而增强了抵御过敏的能力有关。
有研究证实,学龄前期尤其是新生儿期是孩子免疫系统形成的重要时期,早期免疫系统接触抗原(不论是天然或人工的)后,易促成终生或长期的耐受,将环境中的刺激物默认为“朋友”。反之,如果生活环境过度清洁,缺乏必要的微生物刺激,等成人之后再去接触,免疫系统就会发生一系列过度反应,即过敏。所以,在儿童早期,增加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有可能降低未来出现过敏的几率。
不过,专家提示,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孩子都能通过这种方式避免过敏。对于过敏问题,仍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此外,还有不少研究发现,过度使用抗菌产品和清洁剂,可以破坏皮肤上的微生物平衡,造成皮肤屏障功能的损害,使得皮肤更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且与各种皮肤和黏膜过敏性疾病有关。因此,为了维护健康的免疫系统,避免过敏反应,大家不要过度清洁和过度使用抗菌产品,保持适度的卫生和清洁即可。
4.小孩养宠物能预防过敏?
有一种观点认为,小孩养宠物可以预防过敏。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国外有很多研究指出,早期接触宠物能够减少孩子过敏的风险。但从临床情况来看,一些孩子在接触宠物后引起了过敏,这可能与居住环境不同有关。相比城市住房狭小的空间,在农场等开放、宽敞环境接触宠物带来的各种过敏原浓度较低,发生过敏的几率也较低。
如果对猫毛过敏但又想养猫的人,可以尝试以下措施:选择无毛或掉毛少的低过敏型品种;定期给猫咪洗澡和梳理毛发去除皮屑和毛发;避免猫咪进入卧室等居住空间;安装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使用高效吸尘器清洁地板、家具和床铺等以保持环境清洁;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抗过敏药物,或尝试脱敏疗法等来减轻过敏反应、降低过敏风险。
专家建议,通过上述方法仍无法缓解过敏症状者,需考虑放弃养猫。
此外,还有人认为多吃益生菌能减少过敏发作的几率,事实并非如此。人体肠道菌群是由多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食物消化、合成维生素、抵抗外来病原体等。益生菌的确具有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等方面的益处,但“通过益生菌增加肠道菌群来预防过敏”目前仅有少数实验支持,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研究的佐证。严谨地说,吃益生菌可能对减少过敏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作为过敏规范治疗方式。
5.“以毒攻毒”土招儿有用?
民间流传着一些“防敏妙招儿”,比如少量多次喝蜂蜜或吃花粉这类“以毒攻毒”的方法,但这些并没有明确的科学共识。
有些人认为,蜂蜜中含有微量的蜂毒和花粉颗粒,花粉过敏患者循序渐进地服用蜂蜜,可以让身体逐渐接纳花粉,从而减少过敏的发生。对此,专家表示,虽然从原理上来讲蜂蜜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但它不是万能药。蜂蜜是蜜蜂从花朵中采集花蜜并在蜂巢中酿制而成的天然食品,而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两者本身不会直接引发花粉过敏症。花粉过敏症通常是由于人体对特定植物的花粉产生了过敏反应,从而导致呼吸道、皮肤或消化系统等出现不适症状,因此,花粉过敏患者了解并避免接触特定过敏原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食物过敏,更不建议“以毒攻毒”。
花生、鸡蛋、乳制品过敏是典型的食物过敏类型,通常在儿童时期就会发病,然后伴随终生,可以造成重度湿疹、特应性皮炎。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展“以毒攻毒”的研究,以食物脱敏的方式,提倡让食物过敏的婴幼儿尽早小剂量地接触花生、鸡蛋和乳制品,以降低未来发生食物过敏的几率。
“听起来很美好,试起来很危险。”针对这类研究,中国专家持谨慎态度并指出,作为新兴治疗方法,食物脱敏并没有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还存在不安全性,在临床上或治疗指南里不推荐食物脱敏。需要提醒的是,脱敏治疗是存在风险的,切勿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给孩子喂食会导致过敏的食物。
6.过敏与年龄增长有关?
如前所述,过敏通常由过敏性体质所引发,这种体质可能是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形成的特异体质,也可能是身体免疫力下降造成的。正因为过敏与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通常不能根治。
过敏的发生与年龄增长也有一定关系。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免疫系统、皮肤状况、生活环境等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左右过敏反应的发生。临床上,有不少之前一直正常,到四五十岁突然出现过敏的病例。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属于多基因遗传,不一定在出生后就会显现。这类患者受遗传因素影响,有多个基因位点和区域与过敏易感性相关,在同样环境下,比其他人更容易过敏。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过于清洁的环境使感染性疾病减少、污染环境(PM2.5、PM10含量较高)、压力过大等外界因素,均可导致个体免疫系统过度敏感。
临床上还有一种多发于65岁以上的老年型鼻炎,它并非典型的过敏性鼻炎,常见症状以水样鼻涕为主,而其他症状相对较轻。究其原因是老年人鼻腔的神经敏感性发生了改变,副交感神经敏感性增高,所以出现了以流涕为主要症状的鼻炎。
总之,要预防和减少过敏体质的形成,既要关注遗传因素的作用,也要注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易过敏人群应尽量远离过敏原,多运动则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外界过敏原的能力,有助于改善过敏体质,同时还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过敏治疗,以改善过敏症状,降低过敏发作的概率。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