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莫高精神” 潜心为国护宝(连线评论员)

发布时间:2024-11-19 00:30:17 来源: sp20241119

  对话人:

  周珊珊 本报评论员

  张文博 甘肃日报评论员

  周珊珊: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伟大的奋斗铸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如何理解并赓续“莫高精神”?

  张文博:“莫高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跨越时空的精神积淀。常书鸿放弃优越生活,来到黄沙漫天的莫高窟;段文杰第一次走进洞窟,“好像一头饿牛闯进了菜园子”,曾临摹敦煌壁画300多幅;樊锦诗“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为敦煌石窟的735个洞窟及其壁画和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实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无怨无悔、默默耕耘,践行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让敦煌文化绽放出绚丽的时代光彩。

  不只是敦煌,“莫高精神”也深刻激励着广大中华儿女,争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周珊珊:知重负重见本色,鸣沙脚下绘新图。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精神的力量一脉相承。如今,敦煌研究院有一支老中青结合,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让“莫高精神”薪火相传,保护好、传承好敦煌文化,离不开人才活水。更好为人才提供建功立业的舞台,是敦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张文博:文化传承,人才为本。要靠精神激励人,靠事业成就人,靠机制培养人。敦煌研究院在建立完善产学研用全链条、一体化保护利用体系的同时,大力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造就了一大批专业的文物保护人才。今年,甘肃出台15条“硬核”措施,助力敦煌研究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干得好,才能让敦煌文化不断繁荣发展、充满活力。

  如今,敦煌研究院形成了多元复合型人才队伍。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超六成。新一代敦煌儿女,正以蓬勃朝气践行“莫高精神”,通过一流的保护、研究,精心守护着“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

  周珊珊:敦煌文物是古老的,保护敦煌文物的理念与技术是与时俱进的。这些理念与技术,不仅应用在20多个省区市的50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中,而且走出了国门,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为保存人类文明和文化信息贡献“中国力量”。石窟保护的“敦煌经验”有哪些值得借鉴?

  张文博:当前,敦煌研究院基本建成保护和管理并重,抢救性保护、预防性保护、数字化技术相结合,以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为保障的莫高窟综合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文物保护插上了“科技翅膀”。从防风治沙到病害成因分析,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预防性保护,敦煌研究院始终注重发挥科技的力量。

  对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进行高清影像采集,并建立详细数字档案,让莫高窟“容颜永驻”;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以毫米级精度还原藏经洞壁画、文物细节,并以虚拟形式与漂泊海外的文献文物“珠联璧合”;建成并运营多场耦合实验室,可以模拟各种气候条件,更好实现预防性保护……把最前沿的科技与最古老的文化结合起来,敦煌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石窟保护之路。这条路,缘起莫高窟,造福全世界。

  周珊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何以敦煌?是丝路多元文明在此融汇,是天南海北人才在此守护,是文化交流互鉴在此上演,是科技与人文在此握手。敦煌的魅力,正在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传承弘扬“莫高精神”,就要秉持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开放包容,让从历史繁盛处走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上绽放时代之花。

  张文博:更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关键。今天的敦煌,不仅有静态的石窟,而且以鲜活、动态的形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敦煌元素文创产品火爆全球市场,鸣沙山“飞天写真”圈粉国内外年轻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文化环球连线等活动让敦煌更好走向世界……古老的敦煌越来越有国际范、科技范。在守正创新中不断传承发展,传统文脉将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中华文化将在全世界产生更大影响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0日 05 版)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