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1:32:59 来源: sp20241116
2023年12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甘肃省发现,甘肃省黄河流域部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行管理不到位,存在环境污染和环境安全风险隐患。
一、基本情况
甘肃省兰州、天水、定西等城市均处于黄河流域。其中,兰州市是黄河干流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定西市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渭河干流天水段占干流总长度1/3。黄河保护法规定,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和统筹污水、固体废物收集处理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设施正常运行,消除黑臭水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强污水垃圾处理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污水收集配套管网,推进干支流沿线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率持续提升和达标排放,因地制宜实施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二、主要问题
一是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不到位。督察发现,2013年起兰州市开发建设白道坪片区,目前片区入住人口已达6.5万,日均用水量约1.7万立方米,但至今未按规划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也未建设管网与其他污水处理厂连接,片区生活污水仅靠临时设施收集处理,实际处理水量约0.7万立方米/日。2023年12月10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该片区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黄河干流,监测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372毫克/升、70.2毫克/升、4.59毫克/升。兰州市七里河区硷沟下游约1.9千米的河洪道被建筑物覆盖,受纳沿河生活污水,当地虽在近河口处建有截污坝,通过泵站将污水抽送至城市管网,但雨天污水溢流黄河干流问题依然存在。2023年9月监测结果显示,溢流水体氨氮浓度22.6毫克/升,属于重度黑臭,但一直未列为黑臭水体进行整治,群众反映强烈。
督察还发现,定西市通渭县城区部分生活污水通过雨水管直排渭河支流散渡河,2023年12月监测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124毫克/升、28.5毫克/升、2.42毫克/升;通渭县南园体育场附近污水检查井大量雨污混合水溢流。陇西县城大量雨污混合水未经处理,通过县城污水处理厂溢流口和附近沟渠排入渭河干流,在河道内形成明显的污染带。
图1 2023年9月22日,督察组暗查发现,定西市陇西县城大量雨污混合水排入渭河干流天水市武山县因污水处理能力不足,2022年以来县污水处理厂人工开启溢流口175次,将大量未经处理的雨污混合水直排渭河干流。
二是部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水平低。督察发现,天水市城区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3.7万吨/日,已建成的三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共计24万吨/日,但运行管理水平低,设施处理能力不能有效发挥。2019年建成的天水成纪净水厂设计处理能力8万吨/日,实际最大处理能力不足4万吨/日,近3年污水持续溢流。秦州污水处理厂运行效能低,只能采取降低处理量、大量投放药剂等措施处理污水。2023年9月,天水市将城区三个污水处理厂阶梯运行,位于下游的麦积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大幅增加,造成部分时段超负荷运行,出水总磷、总氮超标,已有9次出现污水溢流。2023年1至11月,下游渭河干流伯阳国考断面水质有2个月恶化为劣Ⅴ类,太碌国考断面水质有1个月恶化为劣Ⅴ类。此外,定西市通渭县城区污水处理厂2022年12月以来,排放超标129天。
图2 2023年12月2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天水市秦州污水处理厂运行效能低,生化池存在大量浮泥三是生活污泥处置问题突出。督察发现,按照甘肃省要求,兰州市应于2023年底前至少实施一座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设施,但至今未实施。全市城区生活污泥均由2018年建成的兰州市污泥处置厂填埋处置,该厂设计库容100万吨,处理能力400吨/日,实际接收污泥约580吨/日,截至2023年11月,已填埋污泥162万吨。现场检查发现,该厂未按要求设置甲烷气体自动检测及点火装置,导排系统已被污泥完全掩埋,填埋区积存大量渗滤液,甲烷及恶臭气体导排受阻,存在严重环境安全风险隐患,群众对该厂臭气扰民问题反映强烈。
图3 2023年10月19日,督察组暗查发现,兰州市污泥处置厂填埋区积存大量渗滤液《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生活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督察发现,2020年至今,天水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共接收约3.6万吨含水率80%的生活污泥进行填埋处置。
三、原因分析
甘肃省部分城市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不到位,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重视不够,工作推进不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安全风险隐患。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供稿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
(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