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9:25:26 来源: sp20241116
1月24日、25日,大型儿童舞台剧《国家的孩子》在国家大剧院开演。该剧以“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事件为题材,以“人民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草原母亲”都贵玛在20世纪60年代养育28个孤儿的真实故事为原型,生动演绎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彩排期间,该剧编剧兼导演、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教授石学海,民盟北京市委会第七支部盟员、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教师程甄妮与《中国新闻》报记者对话,分享《国家的孩子》的创作故事。
1月24日、25日,大型儿童舞台剧《国家的孩子》在国家大剧院开演。受访者供图19岁“母亲”如何养育28个孩子?
《国家的孩子》从剧本创作到第一次带妆彩排,经历了1年多时间。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故事,在创作阶段,石学海多次拜访都贵玛,并赴内蒙古各地,采访当年由都贵玛养大的“国家的孩子”。
“接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不仅仅是剧中的一句台词,更是当年19岁的蒙古族少女都贵玛对“国家的孩子”的承诺。
28个孩子中,最小的还不满1岁。没有育儿经验的都贵玛怎么去安抚哭闹不止的婴儿?都贵玛不会哄小孩,但她养过小羊羔。1月24日晚的舞台上,“都贵玛”用学羊叫的方式哄小孩的一幕,引发现场一片欢笑声。
“不是只有冲突性强的戏剧才能让观众喜欢。”石学海说,“我们的叙事要像水一样流淌,让观众像翻书一样去了解都贵玛和孩子们的生活。这一页说今天发生了什么,翻过页来就是明天发生了什么。用‘生活流’的表现形式拉近观众和剧情的距离,身边的故事有时更打动人。”
“我问都贵玛,当时你每天想得最多的是什么?她说就是想睡觉。”石学海说。照顾28个小孩的“母亲”,一得空闲,只想休息。所以在剧中,石学海设置了一场戏:累极的母亲趴在草垛上睡着了,孩子们围在她的身旁。天真的孩子们让风儿轻轻吹,让小鸟小声叫,不要吵醒他们亲爱的妈妈。
“我们需要的就是‘不会表演’”
2023年9月2日,《国家的孩子》开启内蒙古巡演,辗转7000余公里,历时22天,共计演出15场。每到演出日,生活在周边的居民都会积极地到剧场来看演出。“有开车来的、骑摩托来的,甚至还有赶着马车来的。”石学海介绍道,观看演出的观众达1.5万余人次。
剧组制作了32件道具、53套演出服装,原创6首歌曲及23段音乐。不仅是“硬件”准备得十分充足,在演员选择上,剧方也经过了深思熟虑。
选角时,石学海“抛弃”了表演系,将目光投向了杂技专业的学生。本次参演的15个孩子,全部来自北京国际艺术学校杂技专业,最大的14岁,最小的10岁。15个小演员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其中2人是少数民族。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草原,也是我第一次在草原上奔跑。”在剧中饰演28个孩子之一“哈日巴日”的杨辉说。杨辉是来自云南省普洱市的彝族少年,在内蒙古演出的经历让他感到新鲜而又难忘。
“我们需要的恰恰就是‘不会表演’。”在石学海看来,这些小演员虽然演技尚显生涩,但他们表演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共处甚至吵架等,都充满了生活气息、时代气息、民族气息。
从“草原遇狼”到蒙古族的谢幕礼
确定演员后,演出团队进行了多次排练,并请专家们从内蒙古到北京,给这部戏提意见,也提建议。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作家、长篇报告文学《国家的孩子》的作者萨仁托娅。
在一场戏中,都贵玛要带生病的孩子去看病,剧情原本要表现一段她偶遇狼群、英勇抗击的情节。但萨仁托娅对此提出反对意见:“狼一般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而且一个19岁的女孩如何能与一群狼搏斗?”在萨仁托娅的建议下,这一幕改为都贵玛用火吓退狼群。“狼怕火,只有真正在草原上生活过的人,才具备这样的‘常识’。”石学海说,“我们十分重视民俗专家的建议,因为故事发生在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只有了解他们的生活,才能真实还原他们的生活。”
石学海对细节的严谨一直持续至演出结束——谢幕时,演员们向观众行了蒙古族的礼。
1月24日,《国家的孩子》彩排现场,石学海给小演员们讲戏。尹李梅 摄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
“你们知道你们表演的是什么故事吗?”
“知道,是‘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
“发生在什么时候?”
“上世纪60年代,是国家还很困难的时候。”
彩排前,记者在后台化妆间见到了此番参演的15个小演员。面对记者的提问,他们异口同声地作出回答。
“他们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北京。在内蒙古巡演的20多天里,孩子们搭乘飞机、高铁或汽车奔波各地,十分辛苦。没有演出的时候就在酒店的走廊里练功——杂技专业的孩子,基本功不能松懈。”程甄妮说,“这次演出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让他们学着成为专业的演员。”
大幕开启,小演员和成年演员同样投入。每一次,“都贵玛”的扮演者杨蕊在舞台上泪流满面时,台下,很多观众也在不断拭泪。“做演员必须先打动自己,只有这样,你的表演才能感染别人。”石学海说。
舞台剧《国家的孩子》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北京市委统战部、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出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是“京蒙协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有益尝试。都贵玛与孩子们的故事不再停留在过去,也不止停留在遥远的大草原,这场心灵的沟通跨越了时间、空间,温暖了许多人。
“这也是在内蒙古演出时,很多人愿意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我们的原因——我们有共鸣。”石学海说,“讲好都贵玛的故事,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不仅对于内蒙古,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尹李梅 报道)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