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9:30:59 来源: sp20241121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族刺绣’的合称,已流传上千年。以前藏羌织绣多绣在头帕、腰间束带或是绣花鞋上,日常生活中使用,但我更注重创新,现在藏羌织绣可以用在手表表盘上,也可以是一副电影海报。”
杨华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传承人,她的作品将民族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多次将藏羌织绣作品带出国参展,展现出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近日,2024“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团队来到四川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在这里,杨华珍指导学生练习刺绣,在布帛上一针一线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画卷。
非遗传承人杨华珍(左)在指导学生练习刺绣。樊利涛 摄
杨华珍出生在阿坝州小金县一个藏羌族合居的小山村,从小跟着长辈学习刺绣手艺。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杨华珍把汶川及周边地区10多名喜爱藏羌织绣的老姐妹们动员起来,带着针线和布料走出大山创业,她最初只有一个想法,用传统手艺帮助受灾地区村民重建家园。
2010年,杨华珍注册了公司,带领姐妹们来到映秀。当地政府持续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令杨华珍更加坚定了创业信心。
2008年至今,杨华珍在阿坝州九寨沟以及成都金牛、温江、邛崃设立多个工作室或博物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藏羌织绣。同时,杨华珍也培训了大批地震灾区妇女在基地或家里绣制,累计培训近4000人次,一个熟练的绣娘每个月能收入近2000元。
在杨华珍的带动下,不少绣娘也开始自己创业,带动更多当地居民共同致富。杨梅是杨华珍的徒弟。2018年,汶川县开展“万名妇女致富工程”,带动群众致富,建起规模上千人的来料加工致富作坊,作坊的负责人就是杨梅。
2020年,杨梅被认定为阿坝州“藏羌编织、挑花刺绣工艺”非遗传承人。“我们正在拓宽藏羌织绣在生活用品和时装上的应用,带领更多姐妹在家里就能就业,在家里就能增收。”
杨华珍还从残疾妇女中招收徒弟,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能够自力更生。52岁的唐素华身有残疾,在藏羌织绣苑学习工作5年后,到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担任副馆长。至今,杨华珍已帮助200多名残疾人居家就业。2022年10月,她被评为全国助残新闻人物。
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内,唐素华正在制作织绣作品。王哲摄
如何能让更多年轻人喜爱传统文化?如何能将藏羌织绣永久的传承?
杨华珍在创作时注重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用色,不断推出新的纹样,她的创意渐渐得到国际知名品牌的注意。2014年,某国际知名彩妆品牌找到杨华珍,希望她为公司即将上市的两款产品“穿一件有民族特色的衣服”。这激发了杨华珍的创作灵感,同时高额的回报也让她意识到“非遗IP化”后不仅可以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还能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如今,已有2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10多个国内品牌签下杨华珍设计作品的授权,她的作品有藏羌民族特色的丝巾、有织绣手表表面、有《功夫熊猫4》的海报等。
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内展示的织绣作品。王哲摄
杨华珍的儿子冯旸,受母亲熏陶,着迷于藏羌织绣。从10多年前开始,尝试收集织绣纹样、整理资料、建立藏羌织绣技艺数据库。他进村寨走访,最终收集了10万多种花样,一张张拍照,一张张做矢量图,最后分类入库。“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完成一幅图的数字化需要两三天甚至更多的时间,做好数字化传承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坚持。”冯旸说。
“我们所做的数字化保护藏羌织绣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中国建设银行汶川分行的帮助和支持。”冯旸介绍,”当地政府以极低的租金把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租给我们,而在得知我们数字化保护传承藏羌织绣有资金困难时,中国建设银行汶川分行主动和我们对接,优先提供贷款。“
接下来冯旸心中下了一盘更大的棋,创立了更适应年轻人市场的“墨尔朵MURDO”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非遗、学习非遗,并加入到杨华珍的创业团队。“带有藏羌织绣图案的户外服装已经上市,市场反映良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民族特色的服装。”冯旸介绍,接下来,他会根据市场反映继续扩大规模,创新藏羌织绣图纹在更多场景的应用。中国建设银行汶川分行也将进一步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创新。
杨华珍说:“创新是非遗传承的必经之路,传承人要紧跟时代需求,用创新的方式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传统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必须创新,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从“卖织绣”到“卖创意”,再到创品牌,从大山中走出的藏羌织绣,在一针一线间走向国际,正与世界文化交融。
(责编:陈悦、常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