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而美”项目,正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新亮点

发布时间:2024-11-22 18:19:24 来源: sp20241122

  【环时深度】这些“小而美”项目,正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新亮点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近日,印尼等国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给相关国家带来的好处时,引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这句话。在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之际,《环球时报》驻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的记者调研、走访了一批“小而美”的项目,其中有的参与中资企业多年来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发展默默奉献,有的项目配合“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并填补了共建国家在一些领域的空白,还有的项目带动了中国国内的相关产业发展。

  许多项目虽“小”,却填补了空白

  安塔拉通讯社等多家印尼媒体近日对一家中资企业投产的管桩厂进行了追踪报道。今年9月,中国印尼浙江岩土公司投资兴建的大型管桩厂PT INDO KARYA BETON(简称IKB)正式启动,印尼公共工程和空间规划部长、中爪哇省代理省长等政要出席了开业仪式。从事岩土、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浙江岩土公司2006年进军印尼市场,近10年来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在当地发展迅速,迄今已作为主力桩基单位完成了300多个工程项目,其中包括雅万高铁的5个标段、30多个电厂项目和许多镍铁、氧化铝、水泥厂项目。

  新建管桩厂坐落在印尼中爪哇省三宝垄德马克县,年产能达150万米管桩。IKB管桩厂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当地供应商,本土化率达到70%。同时,管桩厂为中爪哇省职业学校或大专院校的240名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这个“小而美”项目不仅帮助印尼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随之而来的中国优秀管理团队、高要求的产品标准也带动了当地的技术生产。

  中国印尼浙江岩土公司总经理叶带凤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尼深入推进,中国和印尼在基建工程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这个大背景和大趋势为众多中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除了带来最先进的中国施工和生产技术、解决很多工程技术难题和填补高品质管桩的市场空白外,企业还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受到了工程业主和产品使用方的高度肯定。据她介绍,公司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引进了价值5亿多元人民币的中国工程机械设备,促进了中国相关行业的发展。

  连接中国昆明与老挝万象市的中老铁路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行,近两年来受到海内外的特别关注。今年10月12日,中国援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移交仪式举行。仪式上,老挝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亲自敲响祈福铜锣。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由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除实施项目的成套建设内容外,还以2+5模式(即老挝籍教师赴昆明参加2年的教育能力培养和中方专家组赴老挝进行5年的教育技术合作服务)为老挝提供了亟需的铁道专业师资培训和体制建设。

  《环球时报》记者在东南亚国家第一所铁道职业技术院校——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看到:几名铁道机车专业的学员正在实训中心学习电力机车驾驶,几名学员正在铁路货运实训室练习使用3D装卸车系统……记者从学院负责人那里了解到,该学院填补了老挝铁道专业技术教育的空白,在中国接受了培训的(第一批)40名老挝教师已正式开始授课。学院今年首次计划招生360人,但报名人数远远超出。未来3年学院将招收3个年级,学员共计1000人。学院除了为老中铁路提供人才外,还将成为未来建设老挝联接泰国、越南、柬埔寨各国铁路的人才基地。

  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东南郊区的达舍尔甘地村,一片片池塘和河流形成密布的水系,一群孩子尽情地在清澈的河水中嬉戏玩耍。当地村民纳西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眼前的这条河是在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运行后变得越来越清澈的,别看这里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但过去河里老是散发着臭味,用河水洗澡身体会不舒服。

  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不仅让村民开心,也得到了孟加拉国政府的高度赞赏。2017年8月1日,该项目正式开工,由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设计、总承包建设以及1年运维工作。在今年7月13日的项目竣工典礼上,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表示,可持续和高质量的现代化污水处理系统对城市供水长期稳定至关重要。该污水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5亿升,将有效处理首都达卡多个地区的污水,使近500万城市居民受益。

  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是由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的一个项目,建成投运创造了多项“第一”:孟加拉国第一座也是最大规模的现代化大型污水处理厂、南亚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体污水处理厂,也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喷雾干化+回转窑焚烧工艺”技术和设备第一次在海外建成投运。

  涉及粮食安全的项目“影响大、范围广、收益丰”

  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出口收入的70%来自农业。该国土地肥沃,2/3以上的耕地种植水稻,如何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当地政府和民众关心的问题。近日,《环球时报》记者到位于马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马义奇镇的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实地采访,当地青年凡尼鲁表示:“中国专家帮我们解决了水稻增产问题,这样‘小而美’的合作正使越来越多的马达加斯加人从中受益,也让我们应对粮食危机和解决温饱问题越来越有保障!”

  凡尼鲁来自马达加斯加西南部省份的一个乡村,他还有个中文名字叫冯天宇。据凡尼鲁介绍,因为老家的水稻种植产量总是上不去,他很想有机会能学习中国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知道中国袁氏种业公司有援非项目后,他于2016年入职袁氏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干就是7年。马达加斯加政府对中方这一惠民生的合作项目非常满意,为表示谢意和纪念,将中国帮着种植的杂交水稻图案印在该国最大面额的纸币上。

  近一段时间,一系列“小而美”的项目也成为中国与巴基斯坦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新亮点。同样在农业领域,中方企业在巴引入辣椒、芝麻等新型经济作物的实验性种植,预期将帮助巴方提升在经济作物领域的出口份额。

  在巴基斯坦旁遮普平原古杰兰瓦拉地区,9月底至10月中旬是新一季油菜的播种期。许多当地农户选用了HC-021C型油菜种子。这是由中巴联合选育推广的杂交品种,自2022年试推广以来,得到当地的广泛好评。油坊主伊尔凡·贾维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型杂交品种的出油率有40%左右的提升,且菜籽油品质明显更高,得到上游供应链企业的好评。”还有农户表示,新型油菜种子在抗热抗旱和应对本地病虫害方面有明显优势,能带来20%至30%的提产增收。

  据中方合作企业武汉庆发禾盛统计,HC-021C型油菜种植地区已涵盖巴基斯坦国内各主要油菜产区,总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据该企业负责人周旭升介绍,看到今年新型油菜种子良好的销售情况,本地供应链各环节调高了对新一季油菜籽产量的预期。在产业链上游,巴方合作企业Evyol集团正推动建立菜籽油品质分级体系,以便解决巴基斯坦菜籽油出口领域鱼龙混杂、高品质油卖不出高价的困境。在产业链下游,由于新品种油菜籽芥酸、硫苷含量低,适合作为鸡饲料,古杰兰瓦拉周边地区的养鸡场、鸡饲料厂也积极联系当地油坊主,希望批量收购新品种油菜籽榨油后的渣料。

  “无论是马达加斯加还是巴基斯坦,粮食安全都是关乎‘国之大者’的重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杂交水稻、新型油菜种和菌草项目等一批“小而美”项目近年来呈现出“影响大、范围广、收益丰”的特点,受到共建国家民众的欢迎。

  “‘大基建’和‘小而美’是有机整体”

  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指出:“小而美的项目,是直接影响到民众的。今后要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加强统筹谋划,发挥援外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项目。”

  “通过孟加拉国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中老铁路配套的铁道技术培训项目以及亚吉铁路的吉布提鲁班工坊等项目,可以看出‘大基建’和‘小而美’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王义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小而美”项目可以发挥正向激励作用,是对未来的投资,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让合作成果更好惠及人民。他认为,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后,“一带一路”国际实践更加丰富、立体、全面。近年来,“小而美”项目除聚焦可持续、惠民生外,还涵盖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在共建国家成功实施,产生了广泛积极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小而美”项目已成为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际媒体较为关注“小而美”项目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改善和直接受益情况。美国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分析认为,中国越来越倾向于为“小而美”项目提供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支持。

  香港《南华早报》近日在题为《中国的“一带一路”转向“小而美”项目》的文章中写道:“‘小而精’‘小而美’已成为‘一带一路’的流行语,它指的是以小额贷款为资金来源、规模较小和更具针对性的项目。观察人士认为,随着北京将其标志性的全球基础设施计划重心转向‘小而美’项目,这有可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些欧美经济学家认为,在一些国家开展的“小而美”项目包括在电网未覆盖的地区修建太阳能发电厂,或是在偏远地区修“可以通商的公路”,而这些项目与“一带一路”早期的大型公路和铁路等基建项目形成鲜明对比。文章援引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教授戴维·希恩的话说,“‘小而美’计划和项目强调绿色低碳发展、低成本,以及针对风险较低项目的资金承诺”。

  相关学者还表示,相对于大基建项目,“小而美”属于低敏感合作领域,也是和发达国家、国际组织三方合作的重要突破口,在气候变化、职业教育、农业技术、卫生医疗、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全球共识。

  “与老百姓常说的‘高大上’项目不同,‘小而美’项目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政府机构、‘走出去’的企业、民间社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都能参与。”王义桅强调,需要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呼吁所有市场参与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我们的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合署)也建立了相应的援外监督评估体系,这些针对项目的过程监测和影响评估是国际机构和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国际化程度很高,参与企业需要重视起来。

  谈及让更多企业成功参与“小而美”项目,中国印尼浙江岩土公司总经理叶带凤建议:“企业和项目不论大小,只要顺应大的趋势,符合市场需求,用心合规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环球时报驻埃及、印尼、泰国、巴基斯坦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李培松 孙广勇 姚晓】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