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治理之道)

发布时间:2024-11-21 22:44:03 来源: sp20241121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注重健全体系,解决基层治理“毛细血管不够畅通”的问题。基层治理涉及面广、环节众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体系化建设上下足绣花功夫。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体系不够健全,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强等问题,常德市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以体系化建设着力疏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提供组织保障。统筹农村、社区、机关、企业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建成“两新”组织党组织4400多个、小区党群服务站650多个、小区党支部1300多个,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实际效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乡土(返乡)人才、“五老”人员、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群众性活动骨干等的作用,成立“红管家”“和宁”等自治组织2200多个,有效吸纳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注重减负赋能,解决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基层治理的实事要事上。针对一些基层干部反映的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问题,常德市统筹减负与赋能,依托全省“文会智治”信息化平台整治文山会海问题,开展减标牌、减证明、减“督检考”等“十减”行动,努力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同时,坚持减负不减责任和担当,持续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引导和激励广大基层干部更加积极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

  注重智治支撑,解决基层治理“不够聪明”的问题。当前,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创新智慧服务方式已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趋势。为解决基层治理中数字化程度不够高、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的问题,常德市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一是推动综治中心“一网统管”,建成市县乡村四级标准化、科技化综治中心2400多个,运用数字技术合理调配基层治理资源、拓展基层治理路径。二是推动政务服务“一键办理”,聚合党务政务商务,打造“我的常德”“平安常德580”APP,推动100多项高频事项“掌上办”,让基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三是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化解”,构建线上矛盾化解平台,年均受理民生服务诉求3万多件、排查处理矛盾隐患4.7万多件,通过技术赋能切实提升对基层社会矛盾和风险的预测、预警、处置能力。

  注重以文化人,解决基层治理“形式不够丰富鲜活”的问题。文化之于基层治理,正如养分之于土壤,养分充足才能长出“好庄稼”。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改变形式单一、方法生硬的管理方式,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在以文化人中提升基层德治水平。常德市注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育人,依托全市20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丝弦、高腔、号子等,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貌。出台常德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进村规民约建设,因地制宜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风民俗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让基层治理成效更好惠及群众。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常德市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9日 09 版)

(责编:牛镛、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