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7:54:12 来源: sp20241115
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10月31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节目中,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晓峰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介绍了今年广东文旅消费、广东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等情况,并回应了“虚假强实名、高价票泛滥,看个演唱会为啥这么难”等问题。
广东前三季度接待游客5.04亿人次
今年,广东文旅消费恢复情况喜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广东接待游客5.0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6%;实现旅游总收入6900多亿元,同比增长1.1倍。这组数字基本上接近了2019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五一”、端午、暑期和中秋国庆假期,广东接待旅游人数和实现旅游收入都达到了2019年的水平,全省出游和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
为了推动文旅消费,省文化和旅游厅今年联合有关单位推出了“七个一”措施,包括发放1亿元文旅消费券和100万张景区优惠门票,提供100万张优惠机票和1万间优惠客房等。目前为止,全省已累计发放消费券约1.1亿元、减免门票近300万张,提供优惠机票约100万张、优惠客房近2万间,完成文艺演出进景区近1200场,推动自驾车约9100多万辆次进乡村和民族文化廊道,举办岭南特色文旅节事活动近1000场。
“这些措施的推出,有力地点燃了文旅消费的热情,推动文旅复苏发展成效明显。”曾晓峰说。
全省已打造逾4000家公共文化新空间
眼下,打卡公共文化新空间,享受城乡新文化,已成为广东人民的生活新时尚。近年来,广东着力打造了一批以“粤书吧”“粤文坊”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天河湿地文化角、顺德艺书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省涌现出来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已超过4000家。
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毛凌文介绍,这些公共文化新空间有五个“新”,包括:新的布局、新的主体、新的形态、新的机制和新的业态。其中,这些公共文化新空间不局限于行政区划设置,而是嵌入景区小区、地铁车站、商厦广场、街头巷尾;可为群众提供阅读图书、展览讲座、文化沙龙、艺术普及、简餐轻饮等多业态服务。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新空间的建设,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新空间的布局,推动创新文化业态发展,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将进一步严管演艺门票销售
节目中播放的调查短片反映,今年10月份在广州举办的多场演唱会出现高价“黄牛票”泛滥、演艺门票“强实名”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等问题。
对此,曾晓峰表示,今年9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公安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对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要实行全流程的“强实名”。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吴青松解释,广州市严格落实演艺门票“强实名”,但“因为‘强实名’处于一个政策衔接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宣传以及整体落实。”他提醒,观众要在正规销售渠道购票,如果发现“黄牛”售票扰乱现场秩序的行为,可以报警。
今年以来,广东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持续加大对演出市场的执法监督力度。省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处处长胡喜红介绍,今年8月份,执法部门集中力量查处深圳广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案、上海驹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演出经营活动中不履行应尽义务案等大型营业性演出票务系列案,依法给予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21077元,并处十倍罚款,罚款人民币210770元。
“在演艺票务的销售方面,文旅部门要加强监管。”曾晓峰说,按照上述《通知》要求,票务公司在票务平台销售的票务信息,一定要上传文化和旅游部的监管服务平台,今后将进一步查验、紧盯票务公司有没有将演出85%的票对外销售以及销售给了谁,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
有观众反映,重庆、上海等地的演出门票采用电子票,很好地落实了实名制。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处长陈万钊透露,深圳市已经试点演出门票电子票,省文化和旅游厅正总结深圳经验,与公安等相关部门研究、推进相关事宜。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