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旅马大熊猫喜迎18岁生日 当地民众:“无法被取代”

发布时间:2024-11-18 11:22:14 来源: sp20241118

   中新网 8月23日电 8月23日,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大熊猫“兴兴”(又名“福娃”)和“靓靓”(又名“凤仪”),在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迎来了18岁生日。

  凭借软萌可爱的样子,十年来,“兴兴”和“靓靓”深受马来西亚公众喜爱。它们吃得惯马来西亚产的竹子,也“听得懂”几句马来语,已然成为马中两国友谊的象征。

  “奥运熊猫”

  十八年前的今天,“福娃”和“凤仪”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研究基地呱呱坠地。彼时的它们,健康可爱,性格各异,十分招人喜爱。

  2008年,在奥运北京行“你最希望进京的大熊猫”活动中,“福娃”和“凤仪”成为幸运儿,被选中送往北京动物园展出约半年,为北京奥运会助威。

  六年后,在中马两国建交40周年之际,“福娃”和“凤仪”这对大熊猫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一起前往美丽的马来西亚,正式开启10年“驻外”生涯。

  2014年6月25日,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出席该国大熊猫保护中心开幕仪式。当天,纳吉布宣布“福娃”和“凤仪”正式更名为“兴兴”和“靓靓”,并称这是马来西亚人民经过激烈的投票选出的名字。

  “马来西亚人民很幸运,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看到可爱的大熊猫,”纳吉布称。“这是(中马)两国传统友谊的见证。”

  “友谊使者”

  为了帮助“兴兴”和“靓靓”尽快适应异国他乡的环境,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提前派饲养员到中国四川,专门学习如何照顾大熊猫。

  “一只大熊猫一天需要25公斤竹子、10公斤竹叶、6公斤竹笋、1公斤熊猫蛋糕、500克苹果和梨,”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副主席罗斯里在接受《新海峡时报》时说道。“我们必须像照顾人类一样照顾它们,熊猫蛋糕和水果等含糖食物不能过多,以免它们变胖。”

  在饲养团队的悉心照料下,它们不仅很快适应了新环境,2015年8月,“兴兴”和“靓靓”在抵马不到十五个月后,就生下了“暖暖”,创下了中国旅居国外大熊猫自然交配生产的最快纪录。

  随后,“靓靓”分别在2018年和2021年,又诞下“谊谊”和“升谊”两只幼崽。

当地时间2019年8月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里,旅居马来西亚的中国大熊猫“兴兴”和“靓靓”所生的第二只幼崽的命名仪式举行,这只出生于2018年1月14日的雌性大熊猫正式被命名为“谊谊”,象征中马友谊长存。

  “升谊”的出生日期很特别。它出生于2021年5月31日,那一天恰好是中马建交47周年纪念日。

  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副主席罗斯里称,“大熊猫宝宝‘升谊’的生日刚好在中马建交周年纪念日,这是对两国情谊的一种祝福,希望它可以健康长大。”

  随后,这三只在马来西亚出生的大熊猫幼崽都已按照协议,在满两周岁后被送返中国。

  他们“无法被取代”

  “兴兴”和“靓靓”的租期十年,2024年已是第十个年头。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曾表示,希望能延长期限,让两只大熊猫继续留在位于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

  “很多人都希望能在动物园看到大熊猫。因为对许多人而言,这是唯一看到大熊猫的机会……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出国看大熊猫。”安瓦尔说道。

  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副主席罗斯里2024年初在接受《星洲日报》采访时也称,这10年来,他与动物园饲养员们一起陪伴着“兴兴”和“靓靓”,从第一次抵达马来西亚没胃口进食,到慢慢适应马来西亚的生活、自然交配、生下幼崽、长大、长胖,彼此已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感联系。

当地时间2019年8月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里,旅居马来西亚的中国大熊猫“兴兴”和“靓靓”所生的第二只幼崽的命名仪式举行,这只出生于2018年1月14日的雌性大熊猫正式被命名为“谊谊”,象征中马友谊长存。图为大熊猫宝宝“谊谊”(左)和母亲靓靓在玩耍。

  罗斯里强调,“兴兴”和“靓靓”在饲养员心中已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如同其他动物园的宝贝们一样重要。“所以,如果它们返回中国,我肯定会有不舍之情,因为‘兴兴’‘靓靓’已经是我们在国家动物园生活的一部分。”

  “兴兴”和“靓靓”租约到期的消息也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各种“舍不得”的留言,在网上持续刷屏。

  “大熊猫‘兴兴’和‘靓靓’太可爱了!!!它们于2014年抵达马来西亚,并在这里生下了3只大熊猫幼崽。希望它们能在这里待更长时间。”

  “上周六我去参观了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今年大家一定赶紧去看大熊猫。2024 年,‘兴兴’和‘靓靓’在马来西亚的租借合同可能就要到期了。”

  “我有点感伤。我们会想念‘兴兴’和‘靓靓’顽皮、可爱的样子。希望未来它们一切都好。”

  “马来西亚希望与中国持续保持友谊,这能给两国带来积极影响。如今,大熊猫‘兴兴’和‘靓靓’象征着两国未来加强合作的特殊友谊。”(完)

【编辑:孔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