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哥大汉学系倡办者丁龙的故事(侨界关注)

发布时间:2024-11-17 07:37:43 来源: sp20241117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入口的丁龙肖像。 王海龙摄

1901年的纽约,一位名叫丁龙的华工以个人血汗积蓄捐款,促成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创设了美国第一个汉学讲座教席,并推动该校成立了汉学系,成为早期传播中华文化之阵地。

是什么让一名普通华工,在美国《排华法案》甚嚣尘上的时代,能有搭建文化桥梁、让西方了解中国的远见,能做出诸多达官鸿儒都难以企及的贡献?

百余年来探询答案者不绝。20世纪的头10年,“丁龙现象”引发美国媒体好奇,林林总总的解读和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二战胜利前后,在蒋梦麟、董显光、胡适等留美名人推动下,学界开启对丁龙形象的建构;21世纪的今天,一批批中外研究者追根溯源,循着史料的蛛丝马迹,叩问往昔风雨。

丁龙是谁?他的故事蕴藏着怎样的精神与启迪?

近日,在广东江门五邑大学举办的“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丁龙及其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南开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五邑大学等高校、院所的5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分享研究成果,共话丁龙事件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谁是丁龙 

普通华工/捐出大半生积蓄/“成为学习研究中国的地方”

在美国高校汉学研究院系的创办者中,名人大家屡见不鲜,唯有丁龙是一名普通华工,唯有哥伦比亚大学(简称“哥大”)的汉学讲座教席以中国人名字冠名。

其中的渊源要从一百多年前的一封信说起——

1901年6月28日,时任美国哥大校长赛斯·洛收到一封来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先生:谨此奉上1.2万美元现金支票作为对贵校汉学研究基金的捐款。”信尾落款:“Dean  Lung(译作‘丁龙’),一个中国人。”

此后不久,哥大创立丁龙汉学讲座教席,哥大汉学系——即如今的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简称“东亚系”)成立。

这一举动的历史意义,如今在哥大东亚系官方网站的“院系历史”栏目中给出说明——

“丁龙是时任哥大校董卡朋蒂埃将军的一名男仆。正是他的慷慨捐赠,促使其雇主卡朋蒂埃为此追加赠款。最终,卡朋蒂埃捐出总计20万美元支持哥大开展汉学研究,以纪念这名友人兼仆人——丁龙。此为哥大东亚系的发端。”

在丁龙生活的年代,1.2万美元是什么概念?有学者研究发现,同时期参与修筑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平均年薪为360美元。若依此计算,1.2万美元需要不吃不喝积攒约33年。

丁龙为何拿出这笔巨款在美国高校捐办汉学研究?卡朋蒂埃又为何出巨资帮助他完成心愿?

这些问题,当时便已见诸多家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香港媒体也曾提及此事。然而,由于卡朋蒂埃要求匿名捐款,只是坚持以“丁龙”命名汉学讲座教席,因此之后多年里,坊间猜测和媒体报道众说纷纭,故事版本多种多样。

时隔百余年,近日召开的首次丁龙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美学者共同拂去历史尘埃。

根据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的相关资料,丁龙生于1857年。在19世纪中后期的淘金潮中,十多岁的他从中国去往美国谋生。不久,他在旧金山结识了美国富翁卡朋蒂埃,并成为其家中的一名仆人。

“丁龙有着罕有的正直、温和、谨慎、勇敢,并且和善;他恪尽职守,生来就是孔夫子的信徒,也自小接受着儒教教育……”在1905年6月27日刊发的《哥伦比亚大学季刊》中,一封卡朋蒂埃致哥大的信里,洋溢着他对丁龙的欣赏。

在近30年的朝夕相处中,丁龙和卡朋蒂埃成为莫逆之交,曾一同赴英国、中国等多国游历。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北亚当斯晚间新闻》报纸曾刊登过一则社会新闻:“在卡朋蒂埃最近一次从中国回美国的旅途中,他和他的男仆共用一间包房,一些其他乘客对此提出抗议,声称中国人应该被送到仆人的房间。卡朋蒂埃拒绝与他的男仆分开。他告诉其他乘客,他是这个中国人的秘书,这个中国人是中国有名的哲学家。抱怨声因此慢慢消退,此后船上的人都对卡朋蒂埃的这名仆人表现出相当的敬畏之情。”

然而彼时,美国排华情绪高涨,在美华工备受歧视。1892年,美国发布《吉里法案》,将10年前实施的《排华法案》延长10载,并对在美华工的工作生活进行更严格的限制,华工处境每况愈下。

因为丁龙,卡朋蒂埃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充满好奇与敬意。“我对中国的精神、中国人上千年来信守的人生原则感兴趣。我希望我的母校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学习和研究中国的地方。”卡朋蒂埃多次出面与哥大沟通,帮助丁龙实现心愿。他在1906年6月8日写给赛斯·洛的信件中说:“我希望您以‘丁龙汉学讲座教席’为之命名。这个捐赠是无条件的,唯一的条件是不必提及我的名字。但我要求保持今后追加赠款的权力。”在首次捐资创设哥大汉学系和丁龙讲座教席之后,卡朋蒂埃多次追加捐款,推动哥大东亚系的初期建设。

找寻丁龙

中美学者近30年接力研究/“马进隆”的新物证/“东亚系每个人都深受其益”

如今,在哥大东亚系内,一面醒目的红墙上挂着丁龙的一张巨幅肖像。每一个来往东亚系的师生、访客都能看到这副沉静的中国面孔。

百余年间,哥大东亚系涌现出大批汉学专家,也曾吸引冯友兰、胡适等中国文化名人在此深造。丁龙讲座教席迄今仍是该系备受尊崇的教席,共有夏德、博晨光、富路特、毕汉思、王德威、曾小萍等6位汉学家荣膺此位。

“自1901年以来,哥大的汉学研究、中文教学不断发展。多年来,哥大东亚系一直是美国东部汉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东亚图书馆中的中文书籍以及中国相关档案文献也非常丰富,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批学者来此从事中国研究。也许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丁龙和他的故事,但哥大东亚系每个人都深受其益。”美国哥大东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东亚所研究员王成志说。

近30年来,中美学者持之以恒、互相接力,试图在浩瀚史料中寻找蛛丝马迹,来努力还原丁龙的人生图景。

旅美作家、文化理论学者王海龙在此次研讨会上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在撰写哥大校史、梳理美国汉学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发现了丁龙与哥大汉学研究发展的这段渊源。为了探寻丁龙相关史实,他在哥大档案处、校史博物馆以及巴特勒图书馆等地找到与丁龙以及卡朋蒂埃相关的多份档案、信件与历史资料,致力于还原丁龙的故事。

“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没有其他大学的学术系部,特别是如此知名的学系,是由于一位家仆的启发和慷慨而设立的。”日裔美国文化学者米娅也在研讨会上分享了自己从2006年起对丁龙生平的研究成果。为了找寻丁龙在美国的生活“足迹”,米娅翻阅了美国联邦人口普查报告、美国国家档案馆中丁龙的多次出入境材料等档案文件,基本理清了1900年前后丁龙在美生活经历的大致脉络。综合多份史料,米娅认为,丁龙于1906年前后回到中国,之后没再前往美国。

在中国,来自上海大学、南开大学、五邑大学等高校的一批中国学者和历史爱好者也在过去10余年间相继投身丁龙相关研究,尝试从不同角度挖掘、解析丁龙的故事。

2020年,广东江门台山市侨联“找寻丁龙”团队与南非华侨陈家基从旅居美国的台山已故华侨马万昌后人收藏的家族信件中,发现了由卡朋蒂埃写给丁龙的两封英文信以及一个从纽约高威镇寄往台山市白沙镇千秋里的信封。据马万昌后人介绍,马万昌又名马进隆,而用台山话读“进隆”,和英语中“丁龙(Dean Lung)”的发音几乎一样。米娅在鉴别两封手稿的笔迹后提出,两封信件很有可能分别出自卡朋蒂埃及其管家之手。

2023年10月,马万昌后人又在位于白沙镇千秋里的祖屋发现一张马万昌年轻时期的照片,与哥大东亚系内的丁龙肖像极为相似。还有研究者将祖屋中马万昌的老年照片与哥大收藏的丁龙照片交由人工智能专业机构,进行人脸相似度的数据对比,发现两张照片中人物的相似度高达76.3%。

马万昌会不会就是丁龙?此次研讨会上,中美学者针对2020年及2023年发现的新物证,讨论了马万昌与丁龙之间的联系。有学者认为,马万昌就是中美两国学者长期寻找的丁龙;也有学者持更加审慎的态度,认为需要建立起马万昌与丁龙关系更加紧密的史料逻辑链。

“丁龙究竟是谁,相比这个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名普通华工,为中美两国人文交流留下一笔伟大的精神财富。”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国雄说。

讲述丁龙

“再来看我一次吧”/“历史是一面镜子”/“成就了一个经典案例”

“3英里的丁龙路是公认的萨拉托加县最好的公路,希望你能再来看看它,这里的天气真好……尽量再来看我一次吧……”落款:“你的朋友,卡朋蒂埃(H.W.C.)。”

这是2020年在马万昌后人收藏中发现的1907年9月17日卡朋蒂埃寄给“进隆”信件中的一小部分。信件中流露的真挚情感,穿过百余年的历史烟云,仍然让人动容。

在中美学者奋力挖掘丁龙故事真相的同时,也有许多人致力于让更多人“听到丁龙的声音”。

今年初,由旅美剧作家张西创作的话剧《哥大的椅子》在美国硅谷上演,原型正是丁龙与卡朋蒂埃二人跨越国界、种族、阶层和文化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计划邀请《哥大的椅子》话剧团队到中国进行巡演。此外,近期有国内导演与我们联系,希望拍摄一部讲述丁龙故事的电影。”台山市白沙镇党委书记黄仰东介绍,白沙镇还打算布置一个陈列馆,展示丁龙生平故事及台山当地华侨文化,让更多人知道丁龙以及一百多年前一批批华工在异国他乡打拼奋斗的故事。

为什么直到今天,仍有这么多人孜孜不倦地寻找丁龙、讨论丁龙,希望把丁龙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一个普通华工在海外赚到钱,本可返回家乡过好日子,但丁龙在亲眼看到并亲身感受了华人饱受歧视的境遇后,选择以‘文’化‘异’,捐出积蓄,在美国高校搭建起促进中美人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桥梁,进而推动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张国雄认为,作为中美人文交流当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丁龙的故事给予当下重要的启发。“历史是一面镜子。丁龙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认为:“丁龙和卡朋蒂埃共同促成哥大设立汉学系,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我们应更多地肯定、挖掘美国民间对华友好人士的故事,搭建起中美民间友好交往之桥。”

结合多年研究成果,王海龙说:“当年,丁龙从个人良知出发,为改变华工备受歧视的现状,希望通过捐建哥大汉学系,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这是一个朴实而又高尚的想法。正因丁龙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故事才更可贵、感人,也更具有普遍性。”

回望美国华侨华人奋斗打拼的历史,丁龙的故事不是一个孤立现象。仅从南粤大地走出去的侨民中,就有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中国第一位英汉字典编写者邝其照、中国第一位飞行设计师冯如等,为架起中美文化交流桥梁、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作出重要贡献。

“丁龙只是19、20世纪之交北美大地上数十万华人劳工大众中的普通一员,但他在中美民间交往史上成就了一个经典案例。”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主席李明欢认为,丁龙的故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6000万华侨华人砥砺奋进于五洲四海,栉风沐雨,兢兢业业,融通中外,这是一代又一代的‘丁龙’们,用青春汗水和生命写就于天地之间‘谁为丁龙、何为丁龙、何以丁龙’的时代命题与现实答卷”。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