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增长到近1900只

发布时间:2024-11-18 12:19:40 来源: sp20241118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胡璐)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深受世界人民喜爱。25日,一则好消息来了——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全球圈养数量达到728只,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

大熊猫家族壮大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保护举措?我国旅外大熊猫健康状况如何?未来我们将怎样更好守护大熊猫?25日,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二级巡视员张月进行了热点解答。

加强栖息地保护促进大熊猫野外种群稳步增长

栖息地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野外大熊猫的生存繁衍。张月说,多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我国不断强化大熊猫野外种群及栖息地保护。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设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进一步提高了大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协调性和完整性,形成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栖息地保护体系。大熊猫栖息地受保护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至258万公顷,有效维护了大熊猫野外种群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明显增长。

张月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体系建设,加快大熊猫割裂栖息地的修复与联通,加大野化放归力度,促进野生种群的重建、复壮。

圈养大熊猫种群逐步扩大,质量不断提升

曾经,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到了上世纪80年代已经从第一次普查的2400只下降到1100只,生存前景岌岌可危。为了给野生种群提供一个“备份”保障,我国开展了大熊猫迁地保护,即圈养大熊猫。

张月表示,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熊猫人工繁育,在本世纪初突破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存活难等三大难题,大熊猫圈养种群逐步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大熊猫遗传学研究与管理,实施科学优化配对繁殖,将推动圈养种群扩大与完善种群结构、提高遗传质量有机结合,有效维护了圈养种群的不断扩大和遗传结构的日益优化。

按照优化繁育配对方案,2023年全年繁育成活大熊猫46只,全球圈养数量达到728只。圈养种群的平均亲缘关系值逐步降低,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经科学评估,现有大熊猫圈养种群已成为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种群。

据了解,我国还探索将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后,放归到存在灭绝风险的野生小种群内,从而实现有效补充野外种群并参与野外小种群繁殖的目标。目前已成功放归了10只圈养大熊猫到野外,促进了小相岭和岷山南端的大熊猫小种群复壮。

强化监管力度守护旅外大熊猫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与20个国家的26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疾病防治、放归自然等领域联合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已成功繁育成活大熊猫幼仔41胎68仔。目前我国有50多只大熊猫旅居国外。

如何守护好漂洋过海的“国宝”,是亿万中国人共同的牵挂。

张月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林草局全面系统谋划提升旅外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国际合作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旅外大熊猫生活条件和质量。

具体包括,在合作前期,对外方合作机构的能力和条件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开展合作的动物园均为世界知名动物园或所在国一流动物园,在动物保育和研究方面具有极佳的公众声誉和技术能力。外方合作机构必须具备或承诺保障大熊猫饲养、繁育、科普展示、疾病防治、科学研究等所需场馆、食物来源、技术条件和人员力量。中方也会提前对合作的外方技术团队进行专业培训,指导制定相关饲养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在合作期间,要求外方合作机构按照中方技术标准和时间要求,及时提供大熊猫月度、半年度和年度的健康报告以及年度体检报告;中方每月组织专家研判大熊猫健康状况,定期开展项目进展交流和总结;中方每年派技术团组对旅外大熊猫进行实地检查评估;对公众关注、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大熊猫,中方技术团组长期驻守,协助做好大熊猫饲养护理和疾病防治工作。

“在科研活动中,我们也进行了规范,开展大熊猫繁殖育幼、疾病救治、疫病防控、保护遗传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重大风险操作前均须获得中方同意,双方共同参与科学研究,成果共享。”张月透露。

他表示,将不断完善合作研究项目前期评估和后期监管机制,加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细化检查评估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进一步做好旅外大熊猫管理保护工作。

(责编:王震、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