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3:41:08 来源: sp20241119
中国人常说“岁月如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见过梭。
在浙江杭州余杭区百丈镇的全国首个纺梭主题博物馆——传梭博物馆,23000多把梭陈列其中,蔚为壮观。从织布机上的辅助工具,到印刻乡愁的文化遗存,这些梭编织出千年纺织技艺的文化经纬。它们有着不同的材质,来自不同的地方,甚至有不同的名字,“初心之梭”“传承之梭”“生命之梭”……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便是馆长、浙江省土布纺织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郑芬兰20余年的“寻梭之旅”。
从寻梭到“不止寻梭”
在传梭博物馆,郑芬兰的讲解通常由一把梭起头——“初心之梭”,她又称之为“母梭”。“母梭”的由来正是郑芬兰“寻梭之旅”的起点。
▲郑芬兰与布依族老人合影。2002年,郑芬兰还是一名背包客。一次,她徒步到贵州马岭河峡谷,借住在一位布依族阿婆家。夜幕降临,郑芬兰正准备上阁楼睡觉,一转身看到阿婆在织布,瞬间勾起她的童年回忆。
“我从小就是每天在妈妈的织布声中睡去,在织布声中醒来。”郑芬兰出生在浙江金华市磐安县的一个小山村,8岁起和妈妈、奶奶一起纺织土布,织布机的吱呀声是她记忆里的童谣。
郑芬兰在交谈中得知,阿婆手里的梭是结婚时的嫁妆,已经陪伴她60多年。为了向阿婆求梭,郑芬兰在阿婆家一住就是4天。“离开那天,阿婆追到村头,从围裙的口袋里掏出梭送给我,她说现在年轻人很少会纺织,要我好好守护它。”这个场景郑芬兰至今难忘。
▲纺织技艺梭影。“梭凝聚了传统织布工艺的智慧,寻访梭的同时也是在记录那些乡村文化。”于是,爱上梭的郑芬兰背上行囊,开始长达20多年的寻梭之旅,足迹遍布全国各地。2006年,郑芬兰曾带着自己的寻梭故事回到贵州马岭河峡谷,却得知阿婆已经去世,这也成为她至今难以释怀的遗憾。
“无声之梭”的故事,郑芬兰鲜少向人完整地讲起。这把梭来自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东南部、一个不足十户人家的畲寨——犁壁漈。2014年7月25日,郑芬兰驾驶越野车来到这里寻梭。在畲寨,双耳失聪却喜爱画画的男孩钟振华递给她一把梭,她将其命名为“无声之梭”。3天之后,郑芬兰再次来到犁壁漈,专程接钟振华到自己家,照顾、资助他的生活和学习。后来,钟振华拜师学习木雕技艺,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手工艺人。
▲传梭博物馆。一路走来,郑芬兰创建梭主题博物馆的想法也越来越笃定。2018年,郑芬兰来到西藏山南市琼结县加麻乡,遇到了当地纺织艺人索朗。老人将一把用了40多年的梭送给郑芬兰,她与老人也有了一个约定:“我要建一个梭子博物馆,把您的梭和故事留在博物馆里。”
2022年5月,传梭博物馆落成开馆,郑芬兰给收集和捐赠的23000多把梭安了一个“家”。博物馆由老厂房改造而成,展览面积约1500平方米,共设4个常设展厅和1个开放展厅。
“寻梭之旅”仍在继续。2023年夏天,郑芬兰带领13位志愿者,从全国传统工艺工作站杭州拱墅站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至北京通州,开启“2023京杭大运河寻梭之旅”。行程跨越2000多公里,途径10座城市,采访71位手艺人,观摩近100种传统手工艺……
“寻梭之旅不止寻梭”,郑芬兰告诉记者,“看见各民族的手工艺之美,看见那些秉持匠心的手工艺人,看见乡村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现状,我们更加坚定,聚合更多社会力量,推动中国乡村手工产业发展,这是传梭博物馆要做的事”。
以梭之名,活化技艺、振兴乡村
寻梭路上,郑芬兰把饱经沧桑的梭带回去,也给当地留下崭新的故事——活化技艺、振兴乡村。在传梭博物馆5号展柜“智慧之梭”前,郑芬兰生动讲述着她和“三百妞”的故事。
2017年,郑芬兰在换乘飞机、面包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后,徒步来到水沟头寨。水沟头寨是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上江镇的一个傈僳族聚居村,位于高黎贡山间。早些年,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麻,种麻、织麻、穿麻是这个村寨特有的标志。
▲传梭木梭。郑芬兰一行人走进第一户人家时,女主人三百妞正和婆婆八四妹在院子里织麻,“两根毛竹棍支起一个老底子织布机,她们用沾着泥巴的脚踩在竹子上,就这样用简易的工具制作传统麻布。”
在体验麻纺织工艺时发生的一件事,让郑芬兰深受触动。傈僳族奶奶和大嫂们一边剥麻,一边唱起当地的纺织民歌,一位大嫂突然流下泪来,原来歌词说的是老人在临终时会将自己织的麻布品放进棺木,叮嘱后代子孙要勤劳织布,不要丢下这门手艺。提起这个细节,郑芬兰忍不住哽咽。
离别之际,郑芬兰说:“我们会再回来的。”之后,郑芬兰带着团队13次进入水沟头寨,最终注册“三百妞”品牌,建立非遗产品工坊。在工坊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当地村民不仅制作传统傈僳族服饰,还开发了挂件、包袋、瑜伽垫等手工艺品,让傈僳族传统火麻纺织技艺实现活化运用,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郑芬兰与藏族老人交流。在与水沟头寨相隔2000多公里的西藏那曲,很多藏族妈妈也因纺织改变了生活。
郑芬兰曾17次进藏,从西藏背回68把梭。2019年秋天,浙江援藏干部听闻她寻梭的故事后找到她,希望借助其团队力量,让藏族传统手工艺品走出大山。郑芬兰欣然同意。
2020年7月,在浙江省援藏指挥部、浙江省海洋渔业船舶交易服务中心等单位的牵头下,“浙藏非遗纺织扶贫工坊”在西藏那曲设立,启动“牧女计划”。“先让当地手艺人参加统一培训,只要大家学好手艺,我们会把订单带进来,把产品带出去。”郑芬兰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那曲传统织布基本靠手工,费时费工,设立工坊需要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于是,跨越4000多公里,郑芬兰带来50架新式织机。从此,绚烂的氆氇走出工坊、走出那曲,也为藏族同胞编织出新生活。
“行走,不只是为了体验诗与远方;寻梭,也不只是为了把梭留在博物馆。”在郑芬兰看来,重要的是,留住代代相传的技艺和手艺人的故事,让好的手工艺反哺乡村,赋能乡村振兴。如今,郑芬兰提出的“手工的村落”理念在云南、贵州、西藏、浙江、河南等地的村庄结出硕果,以手工产业激活乡村业态,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生生不息,编织互鉴融通的文化经纬
梭,织布机上牵引经线和纬线交织的工具。早在战国及汉代之际,中华先民就已使用梭,后世不断改良并延用至今。随着现代纺织机械技术的发展,梭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郑芬兰撰写的展览序言里,她将梭比喻成“一条船”“一条线”和“一枚通往故乡的小小邮票”,但最后她写下一句“手工艺是一门世界语言”,这句话也赫然出现在传梭博物馆的外墙上。
▲线穗子。“纺梭在过去普通而常见,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随着岁月洪流进行自我更迭与延续。从原始腰机到缫车、纺车、织机,梭的演变伴随着纺梭技术的发展,也见证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技艺传承和文化交融。”郑芬兰介绍,20多年来,她寻到了许多带有地域烙印的纺梭:在中原,梭如“饺子”,宽扁浑圆;在西北,取牛骨而制梭,两头尖翘,工艺精湛;在江南,梭如“行舟”,梭身修长,两头细尖,婉约灵动。
但更让郑芬兰赞叹的是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纺梭:云南苗族的纺梭大而扁长,有些会采用银饰镶嵌;贵州彝族的纺梭大多细长,精致灵巧,图案与自然息息相关;广西壮族的纺梭大而宽长;西藏藏族的纺梭如牛角般呈现一定的弧度,两头常常嵌入牦牛角尖,粗犷而不失细腻……56个民族的纺梭千姿百态,材质多样,印证了各民族互动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
传梭博物馆的建立,让中国纺织工艺穿越时空、跨越山海,汇聚到一起。博物馆内有纺织技艺的12道工序演示,有完整的传承谱系,还联动展示木雕、浙江常山木龙榨、云南坡芽歌书、百丈竹编等传统手工技艺。
▲对梭。从来源来说,这里的梭不只来自中国各地区、各民族,还有近500人捐赠的来自近20个国家的梭——留法中国学生在法国里昂旧货市场找到的梭,俄罗斯匠人手工打造、晶莹剔透的琥珀梭……在这里,梭不只是纺织机上的工具,更是故事的连接、文化的见证。
2023年4月,传梭博物馆成立“之江同心·石榴红”宣传教育体验馆,拓展了乡野厨房、织宿及其他建筑形态,总占地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实践基地,这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以各民族传统手工艺为纽带,在交流互动中体悟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传梭博物馆不仅让观众透过展品看到传统文化,还以数字化的方式讲述现代文明,观众可以在这里沉浸式感受与理解手工艺。博物馆与织宿联动,实现传统手工艺与乡村民宿跨界融合,带动当地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
▲江南梭。作为一座年轻的乡村博物馆,传梭博物馆还擅长跨界出圈,以“造物者”姿态,联动新一代手工艺人开展更具创造力的手工艺创作。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为传递“无废亚运”理念,郑芬兰设计创意工艺礼物“加油鸭”。由废弃的木雕碎料和笋壳废物制作的“加油鸭”,意趣盎然、小巧精致,不仅受到各国运动员的喜爱,还在网络走红。
“一梭声尽重一梭”。小小的纺梭,蕴含朴素的造物理念和工匠精神,彰显中华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肌理。当我们重新握住这一枚纺梭,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锦绣华章也在织就,历久弥新……
(本文图片由郑芬兰提供)
监制 | 王翔宇
审核 | 蓝希峰
制作 | 胡晓蝶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