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遇见多元和谐之美

发布时间:2024-11-15 04:42:24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大理8月3日电 (记者 胡远航 韩帅南)由云南省侨办主办、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承办的“2024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近日走进昆明、楚雄、大理多地。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17个国家的20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行走中追忆历史、触摸经济、感知文化,遇见多元和谐之美。

  在行走中追忆历史

  云南虽地处中国西南一隅,但历史文化悠久。迄今为止发现的亚洲最早人类元谋人、世界著名航海家郑和、南方丝绸之路、抗战大动脉滇缅公路、南侨机工、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者聂耳……都与云南有关。

  此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用脚步丈量历史。他们先到滇池东岸的郑和故里、滇文化发祥地晋宁,追寻郑和足迹、了解古滇文化;又前往昆明西山,向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聂耳墓敬献鲜花;随后,走进“东方人类故乡”元谋县、茶马古道上的著名侨村东莲花,触摸史前文明及马帮历史。

图为郑和下西洋简表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观看。  中新网 记者 李嘉娴 摄

  在晋宁,人们以郑和公园、郑和纪念馆、郑和研究会、郑和文化旅游节等多种方式,传承着“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郑和精神。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坚持“共享太平之福”“敦睦邦交”“强不凌弱”的原则,奉行“厚往薄来”的政策。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技术,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也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受到拥戴。

  这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联想到:郑和到访过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至今仍保有“三宝山”“三宝庙”“三宝井”等众多纪念郑和的文化遗迹。他们将这段古老历史的现代延续,写进报道里。

  在东莲花村,马帮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吸引八方游客。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和游客一道,走进古道古村,追寻马帮记忆,打卡古民居建筑群……

  村内最具代表性的马如骥大院里的“诚一不二”四个大字和《上海街景》彩绘,引起秘鲁《秘华商报》总编辑谢允亭的注意,他说“这彰显了马帮商人的诚信理念和开阔眼界。”

  在行走中触摸经济

  云南有着“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等美誉,物产丰富。茶叶、鲜切花、野生食用菌、中药材、核桃、咖啡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连日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走进有着“亚洲花都”之称的斗南花卉市场、“中国野生菌之乡”南华县、“冬早蔬菜之乡”元谋县等前沿市场,感受云南经济脉动。

  置身花的海洋——斗南花市,爱尔兰《华人报》副社长周瑞琮难掩激动之情。这里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鲜切花交易市场,聚集超8万花商,每天有数千万枝鲜花连夜发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鲜花拍卖、零售交易外,还有鲜花直播、鲜花快递业务等多种经济形态。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采访斗南花商。 中新网 记者 李嘉娴 摄

  “花海人潮涌动活力。”周瑞琮注意到,这活力的背后,有着众多支撑。先进的智慧农业,让鲜花花期精准可控;完善的冷链物流,让千里之外的消费者48小时内就能收到花束;不断提升的自主研发能力,让越来越多花卉新品种出现在斗南……

  在楚雄州南华、元谋等县,农业物联网技术、大数据、5G等信息化技术,也被运用到野生菌、蔬果等产业中。集农业大数据采集、数据交换、预处理、数据分析与应用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大数据平台,给产业发展带来助力,让菲律宾《商报》编辑陈埏卫忍不住点赞。

  陈埏卫表示,东南亚国家读者特别关注中国产业发展新动态。他将用自己的笔和镜头,将云南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故事,展现给读者。

  在行走中感知文化

  云南,是中国世居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生活着26个世居民族。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此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体验火把狂欢,近距离感受彝族服饰、彝族歌舞、彝医彝药的魅力;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打卡大理古城、巍山古城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体验白族扎染,品尝“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和面片、牛干巴等众多民族美食;主打丰富多元。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体验大理白族扎染。 中新网 记者 李嘉娴 摄

  在日本《留学生新闻》副总编龙丽华看来,踏足云南,就像踏入一个多元文化宝库。其虽已多次到访云南,但“每次都有新发现”。

  2023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时,龙丽华走进中缅边境腾冲、瑞丽等地,感受景颇族、傣族、佤族风情。这一次,她又近距离了解彝族、白族、回族等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它们又在云南和谐共处。”龙丽华称,“云南的美,是多元的美,更是和谐的美。”

  此行,海外华文媒体已刊发多角度报道云南的文、图、视频、新媒体稿件百余篇。众多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还许下“N刷云南”的愿望。正如加拿大搜罗传媒总经理陈林所说,“云南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一次怎够?”(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