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的民勤治沙实践

发布时间:2024-11-16 15:31:05 来源: sp20241116

  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有一片绿洲,镶嵌在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之间。这片绿洲,便在民勤县。

  民勤生态,极其脆弱。多年来,年均降水量113毫米,年均蒸发量超2600毫米;全域总面积约1.59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约占九成。

  民勤生态,关系全局。若民勤生态屏障失守,两大沙漠在此“握手”,河西走廊将受流沙冲击,进而影响西北生态安全。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久久为功”的政绩观,考验着历史耐心、战略定力。

  民勤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防沙治沙取得有史以来推进速度最快、综合治理最优的成效。

  正确把握潜绩和显绩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是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结下的硕果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引人深思。

  西北大地,高天流云。大大小小的湖泊,宛若瀚海明镜。微风吹过,一丛丛芦苇尽情摇曳。忽而,一群水鸟振翅掠过湖面。这里,就是石羊河的尾闾湖——青土湖,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这里被隔开。

  这片水草丰茂之地,曾经干涸了半个多世纪。据记载,由于人类活动加剧、水资源过度利用,1959年,青土湖干涸。从此,这里水干风起,流沙肆虐,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正确把握当前和长远、潜绩和显绩。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如果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最终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长期性破坏。

  “青土湖治理,再难也要啃下这个硬骨头。”民勤县水务局副局长王兴斌说,这是民勤人民的夙愿,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

  防风治沙并重,调水节水兼顾,青土湖复活了!10年来,形成了百余平方公里的湿地,再次守护着民勤绿洲的生命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勤县持续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2.08%上升到现在的18.28%。据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与第五次监测结果相比,民勤县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50.93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1.06万亩。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是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转变,是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结下的硕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一部民勤志,半部治沙史。回溯历史,飞沙走石满穷塞,万里飕飕西北风。新中国成立后,民勤开始有组织地开展植树造林。然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水资源需求量成倍增加,民勤绿洲再遭过度开发。

  生态破坏之痛,民勤人刻骨铭心:1993年5月5日,民勤遭遇特大黑风暴,风沙过处,掀砖揭瓦,折树摧苗;2010年4月24日,民勤县遭遇特强沙尘暴,瞬时风速28米/秒。

  防沙治沙,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民勤人民锲而不舍,一代接着一代干,谱写了一曲曲战风斗沙的壮歌。薛百镇宋和村党支部原书记石述柱,带领群众栽植防风固沙林7500亩;党员邱佳美和妻子胡凤莲,耗费毕生心血建设林场;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姜莉玲,二十五年如一日,扎根沙海中,芳心护绿洲……

  2007年12月,国家批复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拉开了大规模治理的序幕;2011年6月,国家批复实施《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和生态恢复工程》,得益于国家顶层设计和大力支持,民勤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取得显著进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民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有了思想指引,正确政绩观越树越牢,规律性认识越来越清,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治理蓝图更加明晰——高标准编制《民勤县新时代防沙治沙10年规划(2018—2027年)》《民勤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2020—2025年)》,形成荒漠化综合防治一张蓝图。

  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按照“从急到缓、由外向内、分步实施”的步骤,以“三北”工程、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等国家重大工程为依托,构筑了“外围封育、边缘治沙、内建林网”的生态治理体系。

  治理手段更加科学——加快防沙治沙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和推广应用,与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等联合开展技术探索实践,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遵循科学规律。

  防风治沙,成效如何?在民勤绿洲东端、腾格里沙漠西缘的沙咀墩治沙造林示范区,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沙丘上,覆盖着无数个草方格,环环相扣,牢牢缚住片片黄沙。

  沙咀墩治沙造林示范区,是“十四五”时期“三北”工程科学绿化试点县建设的重要内容,从2022年开始实施。“我们因地制宜,对区域内流动沙丘、沙地和草地进行精准治理。”国营民勤县邓岔苗圃林业工程师叶文峰说,截至目前,沙咀墩示范区已完成工程固沙6.5万亩,人工造林15.5万亩,封沙育林(草)13万亩。

  沙海绿洲,生生不息。目前,民勤县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已建成300多公里的环绿洲锁边防护林带,216处风沙口均得到有效治理,构筑起捍卫绿洲生态安全的立体防护体系。

  科学调整生产与生态

  从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到一方水土能养一方人,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也为民勤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提供了科学指引。

  沙葱成畦,状若青韭。大坝镇八一村的沙葱产业园内,村民们正忙着收割、装袋,丰收的喜悦,藏不住。

  为什么选择种沙葱?八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甄作军说:“种植成本低、用水总量少、产出效益好、营养价值高,清炒、凉拌、烹调,样样都不赖……”

  小沙葱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沙葱播种一次,可连续采收10年,一年可采收5茬。露地沙葱亩均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温室沙葱棚均收入可达10万元。如今,八一村种植沙葱5000亩,大棚500座,沙葱产业园已成为西北五省(区)最大的沙葱产销基地。

  产业兴,民生改善才有保障,乡村振兴才有动力。大坝镇创新“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园区+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立足资源优势,把准消费需求,有效解决了群众“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

  “10年前,坐等客商上门收购或者是跑到外面推销,多少钱一斤,我们说了不算。现在,沙葱品牌打出去了,根本不愁卖。”靠着种沙葱、收沙葱,八一村村民甄荣文的日子越过越好。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近年来,民勤县立足实际,着力构建起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西渠镇的蜜瓜软糯香甜,建成了千亩高效节水出口西甜瓜种植示范基地;昌宁镇的蔬菜绿色健康,通过冷链运输,第一时间供应粤港澳市场……

  从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到一方水土既能育一方产业也能养一方人。在民勤县委书记李万权看来,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尊重自然规律,找准经济规律,坚决摈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

  在昌宁镇铧尖村村民姜忠燕家,记者一进院门,就闻到满院香气。掀开厨房门帘,姜忠燕正在做烤馍。不一会,冒着热气的烤馍就端了出来。

  屋里亮堂堂的,沙发上、小板凳上坐了七八人,一边吃,一边打开了话匣子。“那些年,大风一起不见天,一茬庄稼种三年!这些年,上风向的四方墩种上了成片梭梭林,帮了周边村民的大忙。”姜忠燕感慨,好生态带来了好生活。

  记者驱车进入茫茫大漠,突然,连片的绿跃入眼帘。路边立着的指示牌,提醒正前方就是“四方墩生态林基地”。

  四方墩与巴丹吉林沙漠的东侵部分接壤,区内流动沙地、戈壁纵横交错。2010年开始,依托“三北”工程等项目资金,对四方墩进行治理。自2016年开始,环保组织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义务承担了四方墩治理任务,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协同”治理机制。

  “儿时,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很多年轻人外出谋生路。”青梭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马俊河,出生在夹河镇国栋村,紧挨着腾格里沙漠,深知当地人的艰苦。

  “与黄沙掰手腕,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马俊河借助互联网平台,从全国邀请志愿者、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压沙植树,带动5万多人投身荒漠化治理。

  这片是“杭州林”,那片是“班级林”……这样的公益造林点有153个。每一片公益林背后,都“站着”一群关心、支持和深度参与民勤荒漠化治理的志愿者。

  生态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只有想办法让居民增收,破解荒漠地区居民生活与生态之间的矛盾,才能减轻土地荒漠化的压力。

  为此,在当地党委和政府支持下,马俊河发起电商帮扶计划,与152户农民签订包销协议。至2020年底,累计销售农产品5117.5万元,信息化惠农帮扶农户2600多家。通过产业化反哺生态治理,走出一条产业治沙与志愿服务相互促进的可行之路。

  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民勤的保护与发展之路,路径更加清晰,前景更加壮阔。

  统筹安排开源与节流

  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从修复生态,到泽被民生,把水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量中

  “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民勤广大干部群众深有体会。

  山水林田湖草沙,“水是命根子”。一部民勤治沙史,也是一部百折不挠的治水史。

  倾进千顷碧波,倒出万担米粮。在民勤,说起水,就绕不开红崖山水库——县域境内唯一的地表水源调蓄工程。红崖山水库支撑着民勤绿洲的生存与发展,对维系流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水库大堤,只见一汪碧水连天,几行水鸟翔集,秀美宛若江南。水库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16字治水方针,赫然醒目。

  曾经,由于石羊河上游来水量锐减,大规模超采地下水,红崖山水库泥沙淤积,调蓄能力严重不足。水资源危机,逼向民勤大地。得益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2016年,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水库库容由0.99亿立方米增加到1.48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上游来水和灌区需水间的矛盾。

  涓涓清流润民心。从修复生态,到泽被民生,统筹兼顾开源与节流、时间与空间,把水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量中,体现的是对规律的尊重,也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

  全流域,一盘棋,从黄河引水——

  为解决石羊河下游缺水的困境,利用景电二期工程向民勤引调黄河水。景电工程是一项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电力提灌工程。

  从甘肃白银市景泰县到武威市民勤县,一条条输水渠纵贯大地,助推黄河水奔腾260余公里,汇入红崖山水库。截至2022年,调水工程已累计向民勤调水超17亿立方米,红崖山水库累计向青土湖下泄生态用水3.8亿立方米,青土湖重现碧波,也为石羊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变机制,定指标,向观念要水——

  从干涸到重生,青土湖用了50余年。民勤人清楚地意识到“要引水,更要节水”。近年来,民勤县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探索水资源管理新模式。根据可用水总量、产业结构、种植面积等因素,确定用水指标,将水权水量逐级明细到用水户,并发放实名制水权证,确保水资源得到科学高效利用。

  记者看到,田间地头的机井上,都装上了“水表”——智能化计量控制设施,刷卡才能用水。机制一变,观念一新,节水已然成为民勤人日常生产生活的自觉行动。

  调结构,深节约,用科技兴水——

  去年9月,走在薛百镇宋和村村道,大片玉米长势良好。地里黑色的地膜引人注目,地膜下整齐排列着一根根手指粗的水管。

  “这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将‘浇地’变为‘浇作物’,不仅可以提高灌溉效率,还可以让肥料溶在水中,精准配给到庄稼根系。”薛百镇党委书记张新红介绍,采用这种灌溉方式,每亩可节约用水110立方米左右、省肥30%以上。

  近年来,民勤县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压减高耗水、低效益作物,扩大高效节水作物种植面积,全面普及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2022年全县农业灌溉节约用水1亿立方米,降幅达20%。

  …………

  做什么、怎么做,考验的是政绩观,也是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民勤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谋划工作、指导实践,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民勤县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全力打好两大沙漠阻击战,为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作出民勤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3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