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5:51:31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社 苏州10月26日电 题:“百戏之师”昆曲:从杜丽娘到浮士德
中新社 记者 钟升
为了探索昆曲更多的可能性,柯军就像自己所饰演的浮士德一样,不断超越自我。
2001年,受香港导演荣念曾之邀,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柯军带着自己常演的《夜奔》前去香港参加独角戏展演活动。令柯军没想到的是,在满是先锋剧的舞台,自己的传统昆曲表演依旧广受好评。
2020年,柯军在苏州博物馆演出《夜奔》。 (受访者供图)跟随荣念曾,柯军在喜马拉雅山的半山腰上演林冲,森林是背景,群山、孔雀、猴子都是观众;在日本横滨演林冲时,因为伴奏带效果不好,柯军索性不用。“没有了伴奏,我的表演节奏不再受限。想停多久就停多久,想唱多长就唱多长。我不是演员,我就是林冲。”
尽管从小受老师教诲“学习好、传承好、表演好就是全部”,但柯军仍踏上昆曲实验创作的道路。
自元明之际,富商顾阿瑛所建“玉山佳处”草堂的昆山腔起始;到魏良辅改良增色,成就浸润于江南烟雨之中的“水磨腔”;摆脱吴地方言的桎梏,在弦索、箫管、鼓板等乐器唱和下,“百戏之师”昆曲逐渐成形。
传统的昆曲为两岸交流架起新的桥梁。图为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 (受访者供图)台湾作家白先勇曾追索杜丽娘的一缕魂魄,把他眼中“最能表现中国传统美学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昆曲,与中国昆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周秦一道打造为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台湾首演,“台北最主要的几条大街上,每一根灯杆都贴了青春版《牡丹亭》的剧照,上面写着‘这是白先勇的青春梦’。”周秦回忆。
柯军同样于2004年推出自己的首部实验昆曲《余韵》。与青春版《牡丹亭》仍保留昆曲传统程式不同,柯军从规范的戏曲动作中解脱,去除妆容,以原本身份进入角色。
《余韵》取材于昆曲名作《桃花扇》。柯军仍觉不够,将目光转向异域的《浮士德》。作为德国作家歌德的代表作,其讲述了浮士德与魔鬼进行交易,以灵魂换取愿望。
柯军认为“浮士德精神是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攫取欲望到皈依理想,最终跳出‘小我’框架,成就永恒的生命精神”,而“昆曲精神”则是将昨日精华化作今日传统,坚守独立的品格,让昆曲具备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力量。
跳出昆曲传统框架,跳出《浮士德》原始剧本,柯军运用京剧《文昭关》中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手法,表现浮士德的返老还童,运用新的音乐配器和电声作为演出伴奏......“艺术家的动力,是将自身经历的生命体验、情感创作出来,这就是一个实验的过程。”
汤莎相会古剧场,一枕梦黄粱。图为2016年柯军在英国伦敦演出中英版《邯郸梦》。 (受访者供图)将汤显祖的《邯郸梦》与莎士比亚剧作拼接,在有400多年历史的伦敦小剧场中,让两位同年陨落的剧作家借着烛光相会;邀请叙利亚“洋主播”走进昆剧院,穿上昆曲戏服“沉浸式”体验昆曲;以及上个月在巴黎的博物馆、大学校园演绎“素昆”(不加妆容)《伯龙夜品》,柯军一直走在传播昆曲的先锋之路。
“哗众取宠”,曾有昆曲专家如此评价柯军。而柯军也称,在中国国内很多昆剧团演现代剧失败的背景下,他用了20年才敢在南京演出实验昆曲作品。
柯军(右一)演出先锋昆曲《浮士德》。 (受访者供图)“其实用传统昆曲的一些程式化动作来塑造西方作品完全没有障碍。运用中国最传统的艺术形式,完全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种其他的艺术形式进行对话。”柯军称,要与古人对话,力求原汁原味传承;也要与时代共振,求新求变。
“白驹过隙只一霎”,唱罢最后一句,“浮士德”身体慢旋,脱下穿了一半的红褶子,再把身着的黑褶子脱下放在手中。突然,红褶子从黑褶子袖中滑落,只留一身白色水衣的柯军。一半红,一半黑,“浮士德”在挣扎中谢幕,柯军在挣扎中开始。(完)
【编辑:张燕玲】